近日,我院组织召开了安徽省趁鲜切制中药材加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沟通会,正式确定了天麻、丹参等26个安徽省中药材品种的趁鲜切制标准。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趁鲜切制中药材全链条标准体系正式落地,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饮片生产衔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本次沟通会由我院副院长张亚中主持,省药监局中药和化妆品监督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孙全峰、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金传山团队及省内重点中药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聚焦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核心需求,针对天麻干燥温度、知母切段长度等多项关键技术参数和标准指标展开论证,创新构建了"工艺研究+质量评价"双轨并行的标准制定模式。 安徽省趁鲜切制中药材标准制定(第一批)项目历时两年科研攻关,整合省内9家生产工艺研究单位和10家质量评价机构的实验数据,覆盖种植采收、鲜切加工到质量检测的全产业链环节,并建立了中药材质量追溯数据库。目前部分品种标准已在永刚饮片公司、华润三九中药材公司、协和成药业等龙头企业试运行。该项目实施中的"监管部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三方协同机制工作模式,更为中药科学监管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