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继续教育  |  科研动态  |  文化建设  |  办事指南

第五届分子生药学暑期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6/8/10   来源:药品检验与研究所中药室 蒲婧哲   阅读:990
文字 〖 〗  [双击自动滚屏]

    2016年7月15-17日,本人参加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办、江苏大学承办在江苏镇江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分子生药学暑期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中药品质调控、合成生物学、道地药材、分子育种、分子鉴定等方向进行了大会报告。此次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启迪。

    分子生药学是分子生物学和生药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药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药资源和中药鉴定领域中,研究药用植物系统演化、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生药鉴定、道地药材形成机制、活性成分生产等的一门学科。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不仅学习到很多前沿的知识,很多知识对于中药的标准检验也有很现实的指导作用。南京大学的张辰宇教授带来了他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鉴定了一种miRNA—MTR2911是金银花中一种有效成分,同时显示了植物miRNA跨界调控的广泛作用。江苏大学的欧阳螓教授的科研课题表明桑叶中UFGT基因表达水平在经霜后增幅较大,基因表达量与总黄酮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为阐明经霜过程对桑叶功效物质影响的科学内涵及经霜采收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得金效华教授系统阐述了分子系统学和DNA barcoding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鉴定方面的应用。

    作为中药室的一名检验人员,一直与生药学接触比较紧密。而感觉分子生物技术离我们的专业领域距离较远。自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了蕲蛇、乌梢蛇的PCR法以及川贝母的PCR-RFLP法,首次将DNA的分子鉴定技术引入到药典方法中。现行标准法定检验方法正式扩展到分子鉴定领域。中药室从2014年开始扩项川贝母及蕲蛇、乌梢蛇的PCR法。到目前为止,共收到川贝母的PCR-RFLP法检验工作三十余批次,蛇类的PCR法检验工作十余批次。一路上,从最初的方法摸索到如今已能够较为熟练的完成此类工作。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深知这是一个新的领域,理论体系与以往生药学知识体系差距较大,故需要不断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较好解决。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各地市药检中心:   安庆 | 蚌埠 | 亳州 | 池州 | 滁州 | 阜阳 | 淮北 | 合肥 | 淮南 | 黄山 | 六安 | 马鞍山 | 宿州 | 铜陵 | 宣城 | 芜湖 | 太和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乌鲁木齐路15号 邮编:230051 联系电话:0551-63358057 邮箱:ahssyjy@163.com
§  Copyright @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版权所有 Designed by AHYJY §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37号 | 皖ICP备06014741号 您是本站第 9924843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