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继续教育  |  科研动态  |  文化建设  |  办事指南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1/7/29   来源:综合支部 方晓明   阅读:14651
文字 〖 〗  [双击自动滚屏]

    时值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所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重温党的发展历史和光辉历程,悼念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汽车一路前行,舟车劳顿,我们到达了井冈山。曲折的道路,郁郁葱葱的山峦显示着井冈的巍峨和蕴含着的力量,不由得使我迫切想一睹他的真实面貌。

    一下车,我们就直奔著名的黄洋界。登上山顶,这里是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1928年夏,红军在这里修筑了三个工事。8月30日,敌军四个团的兵力,乘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外出作战,只留下不足一个营兵力的时机前来偷袭,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营长陈毅安等,利用垒石滚木,埋布竹钉,深挖壕沟,围竹篱笆和构筑射击掩体等作战方式凭险战斗,多次击退敌军的冲锋。红军一门迫击炮三发炮弹,两发因受潮未打响,第三发却打中了敌军指挥部,守山军民乘势枪炮齐鸣,煤油桶内的鞭炮也点燃了,群众挥舞红旗,敌军以为我红军主力回师井冈山,吓得连夜逃走了。毛泽东同志在回师井冈山途中闻讯后,欣然吟写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来到井冈山后,我们住在茨坪镇,感到格外亲切,仿佛觉得离当年的红军近了,离老区人民近了。茨坪是井冈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有革命文物、革命旧居、革命烈士陵园等等,有关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书籍处处可见,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处处可听。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温那段革命斗争的历史。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古朴、庄严,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七个展厅珍藏了井冈山斗争时期大批重要史料和文物,再现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风貌。在仅仅二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193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实践提高到了理论高度。在苍松翠柏、林木葱郁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纪念堂内镌刻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15744名革命先烈英名录,供人们顷怀瞻仰。雕塑园里,安放着井冈山斗争时期部分主要领导人和著名人物的雕像,园内中心圈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徳怀四位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始人的雕像,令人肃然起敬。在园的左右两侧是袁文才、王佐的雕像,就像当年他俩山上山下遥相呼应把守住整个井冈山一样,栩栩如生。

    踏着红军走过的红土地,品尝着红军吃过的红米饭、南瓜汤,唱着革命歌曲,我们仿佛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井冈山上的英雄事迹感动和震撼着我们,井冈山精神更激励着我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就是井冈山精神。它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井冈山军民在井冈山斗争中共同创造和培养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革命时期需要发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曾经说过:”虽然我们今天不再象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样,天天吃红米饭,南瓜汤了,但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昔日的烽烟早已散尽,青山依旧。巍巍井冈山犹如一部壮丽的史诗,记录着多少传奇、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身临其境,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革命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我们真正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今日的井冈山翠竹青青,鸟语阵阵,溪流潺潺,小路弯弯,无不凝结着先烈们的热血与汗水。

    两天的红色之旅很快结束了,但教育意义深远。大家认为这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革命的时代,实物实景给我们展现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时期的一幕一幕,震动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志们感悟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感珍惜。永远铭记革命先烈创造的辉煌业绩,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履行好党员义务,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各地市药检中心:   安庆 | 蚌埠 | 亳州 | 池州 | 滁州 | 阜阳 | 淮北 | 合肥 | 淮南 | 黄山 | 六安 | 马鞍山 | 宿州 | 铜陵 | 宣城 | 芜湖 | 太和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乌鲁木齐路15号 邮编:230051 联系电话:0551-63358057 邮箱:ahssyjy@163.com
§  Copyright @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版权所有 Designed by AHYJY §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37号 | 皖ICP备06014741号-1 您是本站第 1164788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