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蓦然回首,我们已度过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组建后的第一个十年。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短一瞬,十年中发生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这十年,在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这片热土上,我告别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从幼稚走向成熟;这十年,我见证了药检事业已逐步成长为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记得十年前,我在实验室从事中药检验工作,同事们在通风橱前做实验时,每到冬季总被抽吸得瑟瑟发抖,双手冰冷僵硬;由于通风条件差,每天数次用喷雾法显色薄层板后,为避免接触显色剂总是匆忙跑步离开;液相色谱仪没有自动进样装置,一做实验,便是日以继夜地加班加点;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偶尔一次也要选择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多费时间;整个科室承接的科研课题较少,因为年轻,我一直没有接触到类似起草《中国药典》这样的“大课题”……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回顾这十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所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我欣喜地看到,身边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无限自豪和荣光:新建实验大楼面积是以往的三倍,美观、实用、宽敞,设施先进,大幅改善了检验环境条件;检测装备跨越至全国中上等水平,从以前的单一简陋发展至拥有多台高精尖仪器,以液相色谱仪为例就有数十台且全部实现自动化进样;检测范围由药品拓展至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等五大领域;技术人才从稀少单薄壮大至拥有占人员比例80%以上的高素质、多学科专业检验队伍;信息化建设由几台电脑单机发展至内、外网兼备,实现检验数据网络化和行政办公自动化;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实验室管理科学规范,由通过省内专家计量认证提升至获得国家级实验室认可;每年在全省药检机构组织“三大竞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全国多个兄弟所的推崇与推广;学术论文倍增,并有多篇在国际期刊发表或在国际会议上获奖;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鼓励外出进修学习,检测能力逐步得到上级部门肯定,承担国家局、药典委、中检所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大幅增加,2009年中药室全体年轻成员均参加起草修订《中国药典》品种的课题,让已离开科室的我羡慕无比……
与此同时,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令人瞩目:省直文明单位、全省药监系统先进单位、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巾帼文明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
十年进取,十年拼搏。这十年,是我所全体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面临种种挑战、抢抓各种机遇的十年;是励精图治,自强不息,靠智慧,靠胆识,靠奉献,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取得一次又一次进步的十年。十年的历程,融入了多少上级领导的热情关爱和大力帮助,凝聚了多少历任领导的锐意进取和执著追求,挥洒了多少药检职工的爱岗激情和心血汗水,燃烧了多少药检新兵的青春与梦想。
十年来,有多少同志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甘受平淡与寂寞,或雪染鬓霜,或芳华逝去,把灿烂岁月奉献给他们钟爱的药检事业,书写了我所的辉煌历史,也书写了自己的壮丽人生。他们,是药检事业之根,药检事业之魂。
岁月如歌,唱响心灵的原野,我听到优美的旋律饱满、深情,那是我们药检人用生命和激情谱写的华美乐章。我为此深深沉醉,而更多的,是感动。
我感动,他们是科学监管理念的守护者——
晨曦初露,是谁常常伴着第一缕阳光疾步迈入我所大门?路灯映照,是谁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匆忙归去?会场上,是谁总是鞭策大家苦练内功,提升能力,向更高、更远的境界攀登?总是掷地有声提醒大家检验质量关乎生命、责任重大? 更新观念、创新管理,多方筹措资金,积极谋划未来,他们是近年来我所实现跨越发展中高瞻远瞩、同甘共苦的领路人。
十年中,是谁无数次严词拒绝了社会上的送礼和说情?是谁抵挡住来自各种渠道施加的压力?确保检验数据的科学、准确、公平、公正,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责任”二字已根深蒂固地在全体检验人员的血液中流淌,对无数批不合格样品严把质量关,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药检事业的忠诚。
我感动,他们是爱岗敬业的耕耘者——
夏顶烈日,冬迎风霜,不分白天黑夜,监督办的同志奔波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抽样一线,为了不放过一个可疑药品、保障老百姓的合法利益,遇到某些单位和个人的种种难色和阻挠,他们从不退缩,铁面无私。在餐饮食品抽样中,甚至有人强抢样品,他们耐心宣贯新的《食品安全法》,出色完成抽样任务。
我感动,他们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
为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实现检验质量与国际接轨,我所于2006年创建国家认可实验室。创建工作组在省局领导的带领下,不辞辛苦,去全国先进药检所学习取经,结合本省实际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汇集各所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克服了陈规陋习带来的种种不解和非议,集中在创建工作中一一落实。为此,所领导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质保科同志常常在电脑前熬红了双眼,经过多少艰辛和曲折,我所不仅顺利地通过认可,而且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创建工作的成功成为闪耀着集体智慧和力量光芒的里程碑。
器械包材室成立之初,没有专业对口人员,一切从零开始,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克服困难在短时间内筹建起来,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目前包材检测项目参数和设备基本齐全,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线性膨胀系数检验,材料复杂、方法复杂,他们苦苦摸索,获得了检测经验;氯乙烯单体检验,标准品难以获得且毒性较大,他们在全国率先取得检验参数。
我感动,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实验室如战场。“非典”肆虐、“齐二药”和“欣弗”等重大药害事件发生之时,他们临危受命,有多少个夜晚,为了一个准确数据反复试验,从华灯初上一直工作到曙光初露;2009年,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我所检验职能的增加,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检验扩项,他们又迎难而上。为了完成检验任务,他们中有人放下中风偏瘫在床的老父,坚持去中检所连续数月学习新技术。为人子女,他多么希望时刻侍奉在病床前,陪父亲说说话,但毅然把悲伤和牵挂都埋藏在心里。有人为了赶做刚抽来不能存放的餐饮食品,连续数日加班至夜晚,无法按时回家,听着稚嫩的幼子在电话里一声声呼喊“妈妈、妈妈”,只能狠心地放下电话。有人感冒高烧仍坚持工作,完成实验后才急往医院治疗。
回眸往事,在我们药检大楼里,演绎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心系药检,情归药检,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奋进之歌,折射出我所领导坚持用药检文化建设凝聚思想、激发热情、感召精神的光芒。在这里,我更透彻地体会到奉献与付出的快乐和幸福;更深刻地理解了创新与挑战的喜悦和骄傲;更直观地懂得了团结与进取的可贵与美好!
新的岁月,新的起点,新的形势已赋予了我们新的职能和任务。我们坚信,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引领下,永不满足的药检人一定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开拓奋进、扬帆远航,不断谱写安徽药检事业更加辉煌的新篇章!